芜湖市2023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报告
2023年,我市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定,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创新工作举措,坚持存量清理与增量审查并重,完善规则、优化机制、强化监督,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质量和效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扎实有序推进。现将我市2023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总体情况
(一)工作统筹组织情况。
1.强化工作部署,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2020年率先调整市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各县市区联席会议也陆续完成调整。2021年对部分成员单位人员信息进行了调整更新。2022年开始,芜湖市市监局被列为重大招商引资“一事一议”政策审定会成员单位,共参加各类碰头会、审定会24次。2023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反垄断、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两轮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6月,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专会推进“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性垄断”专项行动;9月,结合上一轮清理情况,针对不同清理范围,组织“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10月召开公平竞争审查督查迎检会暨培训会,组织召集人单位、副召集人单位分管领导带队,分组督查各县市区和各市直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
2.强化督查考核,探索抽查新方式。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被纳入《芜湖市人民政府2023年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质量工作考核细则。根据市公审办印发《关于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芜公审办〔2023〕10号)文规定,每个督查组配备一名县区级公审办业务骨干,针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发布的政策措施,查摆问题。同时,对五个督查组在督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邀请专家评估,在公平竞争审查考核科学化、合理化上做出有益探索。
(二)审查机制建设情况。
1.健全政策措施审查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平竞争审查机构,鼓励政策制定机关由“谁起草、谁审查”向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审查转变,逐步提高审查效率和准确性。对政府名义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坚持起草单位和同级市场监管部门双重审查机制。截至10月份,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复审拟以政府名义出台或需经政府同意的政策措施392份。
2.积极引入专家审查,探索第三方评估新模式。2022年,芜湖市局省内率先出台《芜湖市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管理规定(试行)》,在公平竞争审查专业化、规范化上创新。2023年上半年,我市“智囊外脑”参与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获评安徽省自贸区2022年度制度创新项目。专家库审查机制建立以来,运行顺畅,效果良好。该制度建立以来,专家共参与审查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政策措施20份,提出修改意见17件,大部分意见被起草部门采纳。第三方审查力量的加入,大幅提高审查的专业性、科学性,为基层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解题样本”。由市市场局牵头,以经开区为载体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六专”模式机制化、专业化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评估,针对开发区特点,尝试在招商引资合同的公平竞争审查规范上进行探索。
(三)政策措施审查情况。
1.严格程序,增量审查逐步展开。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共审查各类增量政策措施552件,修改调整82件,其中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审查392件,无适用例外规定情形。严格按照程序审查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各类政策措施35件,提出修改意见14件。芜湖市局审查各类政策措施159件,其中严格按照双重审查程序复审政府名义出台政策措施62件,提出修改意见33件,(其中“智囊外脑”参与审查31件,提出专业修改建议26件)。在司法局合法性审查中进行公平竞争把关85件,市局内部审查12件,参加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政策审定会12次。
2.措施得力,存量政策充分清理。6月,芜湖市在省内率先开展清理工作,印发《关于开展全市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性垄断专项行动的通知》,聚焦公用事业、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保险、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全面清理。全市共排查各类政策措施808件,拟保留797件,废止5件,修订6件,无适用例外规定情况。9月,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坚持“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2023年全市共清理存量政策措施559件,修改6件,废止10件,无适用例外规定情形。
(四)宣传培训情况。
1.加强竞争倡导,扩大政策宣传影响。通过宣传栏、官方网站、公众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宣传和解读。在市场监管局官网公开举报绿色通道,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在QQ工作群及时发布全国查处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例,加强警示宣传。全市同步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74场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宣讲会14场次,对企业、行政机关开展培训23场次,培训1050人次,走访市场主体115户次,走访行政机关62户次,编发宣讲材料近九百份。镜湖区市场局利用地标建筑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制作成短视频在公众号发布,发动辖区经营户转发,使公平竞争的理念深入人心。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审查业务水平。持续组织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业务培训。10月,市公审办邀请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审查与反垄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倪斐教授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专题培训。繁昌区公审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党校”活动,连续三年邀请专家走进区委党校课堂进行专题辅导,提升了领导干部公平竞争理念和政策实施能力,共对青干班、科干班150名学员开展了培训。
(五)各级机关内部审查机制、审查职责分工、审查人员配备等典型做法和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均建立了内部审查机制,明确了责任机构和审查人员,压实责任,细化了机关内部的职责分工。目前各部门内部审查模式一般为具体业务机构审查、特定机构复核或备案,特定机构大部分为政策法规部门。如芜湖市住建局,机关相关科室为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的起草单位,负责公平竞争审查初审工作,填写《公平竞争审查表》,起草单位负责人签署初审意见;住建局政策法规科为公平竞争审查机构,负责对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的复查工作,提出审查意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对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的意见、建议
(一)优化审查方式。在严格落实“谁制定、谁审查、谁清理”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进一步优化审查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对于拟适用例外规定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重大的、部门意见存在较大分歧的以及被多个单位或个人举报涉嫌违反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优先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优化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建设,打造“专业化”智囊团,进一步提升审查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从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开展交叉互查、业务技能赛等进一步增强认识,提高工作能力,鼓励各单位内部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纳入本单位业务培训内容,聘请专家解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政策,加强工作指导,促进我市工作整体推进。
(三)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健全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工作交流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纳入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对成效显著、落实得力的表扬推广,对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提升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范化水平。
(四)做好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及时做好举报受理和处置工作,着重倾听和解决民营企业对于公平竞争的相关呼声和要求;加强竞争审查相关法律制度宣传,强化社会监督,增强广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芜湖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代章)
202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