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市监局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时间:2025-01-10 10:11信息来源: 芜湖市市场监管局阅读次数: 字体:【  


 

    2024年,在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芜湖市市监局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贺信精神,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芜湖市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芜湖市知识产权局作为全省唯一的知识产权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通报表扬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空间站舱外服头盔显示器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获评全省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实践创新 出台国内首个知识产权专员地方标准”获评2023年安徽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一)知识产权创造质效齐升。截至11月份,我市发明专利授权2994件、有效发明专利2696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3 件,同比增长8.4%,PCT申请量166件、同比增长53.7%。截至6月份,高价值专利达8876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79件;均居全省第二位。获省专利金奖3项、外观设计金奖1项、专利银奖等28项。获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8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达14997家具有技术研发能力和专利产业化基础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入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实施重点培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10余件,另有数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已公示。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工程,推荐5件商标申报省级重点商标保护名录,10家企业获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二)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更加显著。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空间站舱外服头盔显示器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获评全省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新模式,1-9月份,334个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总额达26.88亿,同比增长33.43%创新实现全省首单市场化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10家科创型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3000万元;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试点,助力两家企业融资2000万元对全市10所高校、科研院所6648专利建档盘点注册企业3194家,进行订阅、收藏、评价操作15807件次,累计转化专利631,转化数量占全省30%。举办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174项,涵盖16个省、直辖市,参赛单位包括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12个参赛项目与鸠江区政府签订落地意向协议。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共备案企业399家,备案产品1198件。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共发布专利开放许可申明152条,已审核通过87条,达成开放许可31条。开展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共立项20项,提供资金支持200万元,助推专利技术产业化;2020年实施期满的产业化项目进行验收,项目授权发明专利46个、实用新型专利65个、外观设计专利6个;实现销售收入138031万余元。

(三)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坚决有力。芜湖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获批。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15件,同比增长17.49%。一个重复侵犯注册商标权案的侵权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联合批准我市开展首批国家级市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全年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件。推行实施首例专利侵权纠纷“先行裁驳、另行请求”裁决模式并办理了首例案件。积极实施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优先机制(试行),办理案件16件,案值11.9万元,达成调解金额3.1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全年办理维权援助案件43件提供各类咨询指导79次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15件、人民调解101件,办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21件、仲裁确认6件、公证确认4件。先后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提示4期,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2个,根据监测线索及时指导创新主体有效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7件。全省率先发布实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指南》市地方标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规范》省地方标准获批立项。新设1个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安徽分中心检索预警部”、1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观察哨点、2个维权援助工作站、3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联络站。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府院联动”合作备忘录》,与市司法局联合推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多元告知机制。南京都市圈十市(区)共同签署了《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办法》。7件案例入选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典型案例(第二期)。南陵大米、三只松鼠等17类产品入选《南京都市圈重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名录》(第一批)。2件商标入选十二省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第三批),1件地理标志入选十二省市重点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第二批)。3件商标入选第四批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发布了芜湖市第三批商标保护名录(共10件)。

(四)知识产权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开展贯标工作,我市579家企业通过贯标。开展代理机构年报工作,督促专利代理机构按照要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管理系统”提交年度报告。开展“蓝天行动”,1108件非正常专利申请及时进行甄别、处理,共撤回898件、申诉(上报材料)209件、提请国家局撤回1件,97件涉嫌无资质代理专利业务进行逐一核查,对80余件开展专利调查。开展服务业调查,调查专利服务机构40家。专利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对80商标代理机构和138名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开展信用信息收集登记和评价工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化建设。

(五)知识产权服务更加高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实践创新 出台国内首个知识产权专员地方标准”获评2023年安徽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开展专利导航后补助,补助资金50万元;建成芜湖市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省级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3家机构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严格按照要求对39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统计调查,并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成长性的机构作为访谈对象进行重点访谈,及时掌握了解知识产权服务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难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